新发展理念实现了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编辑:青海福彩发布日期:2025-11-12查看次数:1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新发展理念以深刻完备的理论和成效显著的实践,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系统性科学理论,有效破解了西方发展经济学等经济理论长期无法回答的理论难题。新发展理念对传统发展理念的创新和突破集中体现在对以下几组关系的理论回答上。

  一是关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现代经济学通常将增长视为总产出的扩张,而发展则具有经济结构优化、收入分配公平、资源环境可持续等更加丰富的内涵。当今世界,无论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面临的发展问题都大大超越了经济增长的单一命题。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由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本性所驱动,必然导致贫富分化、生态破坏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陷入“有增长无发展”的困境。发展中国家套用西方模式,也常常陷入类似的困境。新发展理念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实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多个维度全面系统看待发展,构建了一个涵盖发展动力、发展要求、发展形态、发展方向和发展目的的新框架,既关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强调发展的平衡性和充分性,还重视发展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使我们能够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审视发展,在坚持把创造更多物质财富放在重要位置的同时,更加关注发展的质效,为探讨发展质量、追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认识工具和实践指南,赋予了发展新的内涵,拓宽了发展的视野。

  二是关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经济理论和实践中,效率与公平是一对必须妥善处理的重大关系。基于完全竞争市场和无差异个体的严格假设,西方经济理论塑造了一个效率与公平会自动相统一的世界。然而实践中,竞争的不完全性和个体的差异性始终存在,效率与公平从来不可能“自动”统一。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因教育和人力资本发展长期滞后,或存在制度性的腐败和寻租设租问题,或受困于“资源诅咒”,甚至出现了效率与公平双输的不利局面。如何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共赢,是许多国家面临的现实挑战。新发展理念高度注重效率,以创新为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指明了经济效率的根本来源。同时还突出强调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倡导通过共同奋斗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这就超越了效率与公平非此即彼的对立思维,指明了实现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的实践路径,提供了与西方主流经济学、传统发展经济学不同的思路。

  2025年7月26日至29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及相关展览在上海举办。华为在大会上首次公开展出“昇腾384超节点”计算系统。昇腾384超节点由12个计算柜和4个总线柜构成,实现了业界最大规模的384个NPU卡高速总线互联。图为7月26日,华为展出的昇腾384超节点计算系统。 中新社发 陈玉宇/摄

  三是关于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经济整体的发展并不一定带来各局部地区的同步发展,发展差距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许多国家。在美国,硅谷的繁荣与“铁锈带”的衰落对比鲜明。在印度,以旅游业和采矿业为主的果阿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主要依赖农业和低端制造业的比哈尔邦的10倍以上。发展经济学中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等,认识到了市场机制会导致极化效应,资源向发达地区集中,经济发展差距会不断自我强化,只有依靠政府的有力干预才能打破恶性循环。但很多发展中国家或由于不具备充分的政府力量,或不知道如何有效发挥政府力量,往往难以有效解决内部的发展差距问题。新发展理念强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并不是片面看待发展差距,而是把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看作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等叠加引领,将社会资源有效引导到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让这些地区的成本优势、后发优势和发展潜能释放出来。政府虽然也需要进行投入,但更重要的是发挥战略规划的引领作用,更多地引导和带动企业投资兴业,在形成扩散效应的同时,跳出政府直接“输血”的局限,更多依靠市场力量赋予相对滞后地区“造血”的自我发展能力。这为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提供了深刻的规律性认识和可行的科学指导。

  四是关于增长与保护的关系。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国际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西方学者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认为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环境质量就会改善。这一假设的曲线很容易对发展中国家产生误导,造成“先污染、后治理”是某种客观规律的假象,进而导致忽视开展及时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实际上,大量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还存在U型、N型和倒N型等多种形状的关系。很多发展中国家由于不断承接来自发达国家的污染产业转移,其污染物总量和排放强度都呈现出长期上升的态势。绿色发展理念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把生态环境作为生产力的物质基础,揭示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极大深化了人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绿色发展理念为全球提供了兼顾增长与保护、实现发展权与生态权互促的可行路径,得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与行动》为题的研究报告高度赞赏。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成功实践也表明,环境保护并不必然是要以牺牲经济增长为代价,更有可能是带来发展新机遇的源泉和跑出经济加速度的重要动力。

  五是关于自身与世界的关系。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当今世界,每一个国家自身的发展都无法回避与世界发展的关系问题,自我封闭还是开放合作,是每一个国家都要面临的选择。有的奉行国强必霸逻辑,凭借强大实力肆无忌惮霸凌他国;有的热衷搞“小圈子”,割裂全球大市场。在以往的实践中,发展中国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后,常常出现被动依附发达国家的局面。新发展理念强调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同时,强调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进入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的新阶段,更好惠及不同国家、不同群体。这超越了中心与外围、依附与对抗、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等零和博弈的发展逻辑,用共生共赢、相互成就的生动实践表明,在开放发展中,不但能够发展壮大自己,而且可以为世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坚持开放发展,是处在十字路口的世界经济应当选择的正确道路。

(转载:求是网)